创造未来的挑战~本田技术研究所社长谈新领域研发
2023.03.16
新领域

#VISION  #技术服务于人  #空中移动出行工具  #机器人技术  #太空

2021年9月30日,Honda宣布挑战新领域,将移动出行工具的可能性扩展到“三维”以及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四维”,甚至是太空。Honda具体给出了三个领域的方向——“Honda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机)”“Honda分身机器人(Avatar Robot)”以及“航天领域的挑战”。

为什么Honda要挑战这些新领域呢?研发中蕴藏了什么想法和目标呢?对此,我们采访了本田技术研究所的代表取缔役社长 大津启司。

Index
  • 我们创造“未来”
  • 挑战海陆空与四维空间
  • 助力下一代连接未来

株式会社本田技术研究所 代表取缔役社长

大津启司

1983年进入本田技术研究所。长期从事汽车发动机的开发,2018年担任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执行役常务并负责质量管理。自2021年4月起任现职,未来技术开发的掌舵人。

我们创造“未来”

——就任社长约半年。本田技术研究所在Honda的作用是什么?

1948年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成立后,本田技术研究所于1960年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独立出来,目的是不被眼前的业绩所左右,能够以更自由的思维专注于研发。为了服务每一位顾客,助力实现梦想,扩大喜悦,最终使世界变得更美好,我们致力于研发服务于人的技术。

以前的本田技术研究所承担了从量产开发到先进技术开发的所有研发工作。然而,在过去的几年里所有的量产开发都转移到了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研究所不再局限于现有领域,而是专注于先进领域,为未来发展做好准备。并进一步加强“通过开拓未知世界来创造新价值”的体系。

这种理解也在不断地渗透到每一位员工中,“靠自己创造未来”的热情正在整个研究所传递。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机)和分身机器人领域也是如此。我真切的感觉到开发速度在不断提高。虽然不能进行单纯的比较,但我认为如果按照以前的体系,新领域的开发或许不会进展得如此顺利。

eVTOL、分身机器人(Avatar Robot)和航天领域的挑战是为了改变与移动出行相关的价值,让社会变得更美好而存在的。也就是对移动出行工具进行变革并创造新的未来。我们研究所的使命就是通过技术、创意和设计来实现这一点。

挑战海陆空与四维空间

——“Honda eVTOL”和“Honda分身机器人(Avatar Robot)”为顾客提供的价值是什么?

我认为是时间价值的最大化。其中一个是eVTOL。它是一种空中移动出行工具,我们把它描述为三维移动出行工具。不受机场限制,只要有一定的空间就可以在设施的屋顶等各种场所乗降。并且通过与地面移动出行工具连接可以无缝到达目的地。这意味着可以实现移动过程和时间的最短化。

另一个是分身机器人(Avatar Robot),代表着四维移动出行工具。分身机器人(Avatar Robot)可以实现即使自己不在现场也能开展工作和进行体验。甚至可以与地球另一端的人见面,或者在模拟条件下前往太空。以往做不到的事情也因此逐渐变为可能。从四维的角度来说,就是消除移动出行的时间概念。

三维移动出行工具可以实现时间的最短化,提高时间的价值。而在四维空间中则进一步消除时间的概念。我认为Honda提供的是这样的价值。

——“Honda eVTOL”所追求的“移动出行工具的变革”是什么?

“Honda eVTOL”不仅仅指制造机器,而是以eVTOL为中心创造新的移动生态系统,为顾客拓展生活的可能性。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我们要创造的是一个新的并且与飞机相比离地面更近的空域层次,并形成以eVTOL为中心的移动网络。我们希望以eVTOL为中心连接预订系统、基础设施以及包括汽车等的地面移动出行工具,构建一个大的生态系统,从而提供无缝的移动出行服务。

从新型移动出行工具的角度来看,如今的世界已经不再满足于只提供硬件。对技术更为了解的我们,不仅要制造机器,还要对移动出行本身进行综合考虑,将从离开家门到抵达目的地的这一过程作为服务连接起来并提供价值。我觉得我们应该以这样的体系为目标。

此外,Honda的eVTOL为混合动力系统。我们力求保证400公里左右的续航里程。

就以日本来说,东京到大阪大约400公里,如果使用eVTOL的话,东京到大阪的门到门出行只需2个小时。如果是传统的飞机出行的话,必须预留足够的时间前往机场,下飞机后再换乘地面交通……2个小时是不够的。

如果这个生态系统能够实现的话,可以说就是“移动出行工具的变革”。

——尽管挑战了新的领域,但早期研发取得进展的原因是什么?

Honda自成立以来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产品和技术。我们重新梳理了一下手里到底有哪些技术,发现这次新领域所需要的拼图已经拼好了。

从eVTOL来看,HondaJet的燃气轮机技术和空气动力学技术都得到了运用。在四轮车中积累的混合动力技术也得到了应用。此外,我们也有取得证明航空器安全性认证的经验。

“eVTOL”风洞测试的情况

通过这样的技术叠加,便生产出了eVTOL。这绝对不是为了追梦而做。我们做这件事是因为“只要有我们的技术就能办到”。

能够以低成本实现这样的技术也是汽车公司的优势。汽车公司平时就很注意成本,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实,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到的优势。

无论是分身机器人(Avatar Robot)还是航天领域都是一样的。在航天领域,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可以应用于火箭的姿态控制和制导控制,而燃烧技术是通过内燃机培养出来的。火箭发动机的开发始于2019年底,短短2年时间便展现了如此大的进步。之所以能够以这样的速度进行研发,正是因为Honda之前积累了各种核心技术。


助力下一代连接未来

——对肩负Honda未来的年轻人有什么样的期待呢?

Honda挑战精神的源泉是可以创造技术和想法的“人”。Honda创业至今已有73个年头并且今后要成为百年企业,希望Honda能够永远熠熠生辉。我们想继续为顾客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技术。

“打造现在的Honda”正是我们的职责。但是,10年后或者成为百年企业后,要靠年轻人制造有魅力的产品。越是真心想把Honda连接到未来,就越应该重视人才、培养人才。

Honda有一种文化——“基于事实判断对错”。不管是年轻人的建议,还是老员工的建议,只要是正确的技术就承认它是正确的。这就是Honda的优良文化。因为对技术而言逻辑是特别重要的。仅有一腔热情是没法获得公司的批准的,如果能从逻辑上说明为什么能成功的话,即使只有60%-80%的确定性,公司也会给予支持。

事实上,火箭研发也是在年轻工程师的呼吁下启动的。我们想要重视这些年轻人的声音,不断地培养年轻人。

——在进行技术开发的时候,重要的是什么?想要传承给下一代的是什么?

我常说“没有不可能的事”。到目前为止我们在技术研发上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难题,但是我们都克服了,正因如此我才敢这么说。技术开发十有八九是不如意的。因此,“不放弃”是很重要的。人都想要逃避问题,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如果中途放弃的话,注定就失败了。如果尝试3次、4次之后成功了的话,那么第1次和第2次就不算是“失败”,而是变成“经验”了。

重要的是在不顺利的时候洞悉原因和本质。思考为什么成功了、为什么失败了,不断重复接近事物本质的过程。当你能够重复多次的时候,技术便也随之成熟了。这样的话,下次就不会再失败了。我认为人就是这样成长的,也应该做这样的事情。

——Honda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研究所要制造什么?

Honda通过推出各种各样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提高了存在价值,今后当然也必须这样做,另一方面我也认为公司能够变得更加有趣。

虽然量产开发转移到了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但反过来说,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从事的量产开发只适用于几年之内。再往后的未来技术都必须由研究所拿出成果来,这已经是相当大的责任了。但是,正因为我们是研究所,所以才会肩负这样的期待。

考虑到技术的难易度和市场预期,至少要做出10年后的技术。为了能做到这一点,我最大的职责就是一边培养年轻人,一边提升研究所的实力。

为了让Honda在几十年后仍然被顾客所期待,我们将不断推出新的技术,为顾客提供新的价值。